中環,彷彿是濃縮了的香港,也是旅人認識香港的一扇窗。
若要以半天的時間、散步的距離,從歷史、藝術、飲食和生活文化等多方位角度一窺這座城巿,「舊城中環」主題漫步路線便是您的絕佳起點。這裡從香港殖民地歷史的開端 ── 西邊的水坑口街開始,東至雲咸街,南至堅道,北至皇后大道中,由香港最早建成的街道荷李活道貫穿其中。小小的街區,遍佈殖民地古蹟、廟宇、藝廊、老字號、潮店、餐廳和酒吧……中西古今,傳統與創意,繁華與寧靜,看似對立的東西,卻完美並存、融合、碰撞。
鑽進小街巷弄,您可以變身穿梭時光的旅人,或是成為美食家;如果您喜歡藝術,或到小店挖寶,這些路線都一定能滿足您。再貪心一點?看看精華路線吧!
在「舊城中環」探索美食,是一種享受:百年港式茶樓、傳統大牌檔、道地伴手禮小店、多國美饌、新派融合菜、精釀美酒等在這裡百花齊放;更讓人驚喜的是,這些風格各異的美食佳釀,統統可以在同一條街上出現。
跟隨我們的推薦,穿梭大街小巷,嚐遍中西美食,一定會讓您的味蕾,收穫大大的滿足感!
美食中的人情味
Nana Chan,上環「太平山街小社區」(PoHo)的茶室「茶家」店主。喜歡品茶的Nana,愛上這個小區新舊兼容、充滿人情味的氛圍,五年前毅然放棄律師事業,創辦「茶家」,將茶香帶到這區。
全景導覽遊
蓮香樓
想用道地美食,開啟一天的尋味之旅?建議您去創建於上世紀初的蓮香樓。走進這座兩層樓的建築,眼前天花板上的吊扇、鳥籠甚至是四周的字畫等舊物,彷彿都在訴說著歷史。雖然時代在進步,但蓮香樓依然保留著「推車仔」的傳統。在熱鬧又略顯擁擠的茶樓裡,每當有燒腩卷、雞球大包、鵪鶉蛋燒賣等熱騰騰、香噴噴的點心新鮮出爐,茶客們便會紛紛站起來,走到「車仔」前,選取自己喜愛的點心。此情此景,現在的香港,已不多見。
地址: 香港島中環威靈頓街160號
勝香園
在「舊城中環」不能不嚐的,還有隱藏在巷弄間的大牌檔美食。其中從早到晚一直座無虛席的勝香園,因番茄麵和檸蜜脆脆這兩道招牌菜而出名,前者在清湯中融入大量鮮紅的番茄肉,令整碗湯麵變得酸甜可口,十分開胃;後者則在傳統豬仔包上塗抹奶油、蜂蜜及新鮮檸檬汁等,鬆脆香甜。
地址: 香港島中環美輪街2號
蘭芳園
要數最道地的「港味」,一定少不了絲襪奶茶,那份醇厚香滑的口感,讓人一試難忘。
受殖民地文化影響,香港人喝茶時會仿效英國人,加入淡奶和糖,豐富口感和層次,但不同的比例與師傅的「撞茶」功夫,卻發展出截然不同的口味。到蘭芳園來,一定要嚐嚐正宗的港式奶茶。
地址: 香港島中環結志街2號
玉葉甜品
擁有百年歷史的玉葉甜品,已傳至第四代,憑著樸實不花巧的傳統甜湯,一直滋潤著老饕的身心。經過長時間熬煮的海帶綠豆沙,綠豆煮得軟綿,清甜可口,另外也推薦蘸上糖和椰絲的Q彈糖不甩。
地址: 香港島中環伊利近街2號
泰昌餅家
想在旅程中,為家人朋友選購伴手禮?「舊城中環」內有不少好選擇!先去有60多年歷史的泰昌餅家,這裡新鮮出爐的蛋塔滑嫩可口且香氣撲鼻,就連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都是它的粉絲。店家還有不少禮盒包裝的糕點,適合買回家慢慢享用。
地址: 香港島中環擺花街35號
陳意齋
山楂餅、甘草檸檬、川貝杏仁霜、杏仁餅、薏米餅和罕見的燕窩糕等,這些滿載昔日香港情懷與滋味的古早味港式甜點,您都可以在創於1927年的陳意齋找到。
地址: 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中176號B
嘉咸市集
在地人愛逛的百年露天菜巿場 ── 嘉咸巿集一帶,藏著很多老字號的小攤位,既為附近居民提供各種食材,也是遊人尋找獨特伴手禮的好去處。例如創於1917年的九龍醬園,這裡出品的醬油以純天然古法生曬製成,鮮味十足。而已開業60多年的勤記粉麵廠,店裡售賣的蝦子麵、全蛋麵及雲吞皮等,均由手工新鮮製造,九記牛腩、蓮香樓和小南國等餐館,都會在這裡選購食材。
地址: 香港島中環嘉咸街
公利真料竹蔗水
每當感冒初起、喉嚨痛、長痘痘的時候,不少香港人會到涼茶鋪喝涼茶。如果您也想嚐嚐這些具保健功效的飲品,可以到屹立近70年、店內擺設依然保持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風格的公利真料竹蔗水,試試這裡的招牌涼茶 —— 甜而不膩的竹蔗水。店家只採用綠色肉蔗,以傳統方法將甘蔗去皮蒸煮,再利用古董榨汁機壓榨,製作出甜而不膩的竹蔗水。此外,晶瑩Q彈的甜點蔗汁糕也值得一嚐。
地址: 香港島中環荷李活道60號
大官廳
除了在地滋味,也想試試環球美食?去SoHo荷南美食區吧!位處威靈頓街的大官廳相容中西,很有特色。 踏進這座老建築,您的目光會被牆壁上的中藥房百子櫃所吸引。這裡其實是酒吧,提供多款中式創意雞尾酒。一樓及二樓的餐廳散發濃濃的古典藝術氣氛,在這裡,您可以品嚐到蜜汁匈牙利捲毛豬叉燒、黑魚子片皮鴨等摩登中菜,還有造型獨特的「金龍吐珠」甜點。
地址: 香港島中環威靈頓街74號明發大廈地下至2樓
Les Fils à Maman
Maison Libanaise
Little Bao
Chôm Chôm
Volar
Havana Bar
CÉ LA VI
Club Qing
紅磚建築與青瓦廟宇,交錯林立;西方醫學與革命思潮,蘊釀成長。中上環是殖民地時代的開端,也是當時華人聚居地,一頁頁老香港的故事,從這裡翻開。在這個旅程,您會踏上一些最早建成的街道,走進百多年前開埠初期香港人的生活。在廟宇療癒身心、解決紛爭,參觀香港第一所細菌學檢驗所、第一所警察總部,還有早期的司法重地……很多保留下來的點滴,讓您穿梭時光,沉浸在歲月的韻味中。
昔日的城市記憶
朱耀昌
老字號雜貨店朱榮記在上環水坑口街扎根60多年,朱耀昌是第二代店主,見證了中上環一帶的發展和變遷。
全景導覽遊
朱榮記
地址:香港島上環水坑口街26號
水坑口街
水坑口街的英文名字Possession Street,反映了英軍「佔領」的歷史。1841年1月25日,英國海軍在這裡登陸,開始了香港長達150多年的殖民地歷史。早期中文名稱直接音譯為「波些臣街」,殖民色彩極濃,後來才改為水坑口街。以這裡作為旅程的起點,發掘古今中西交融的中環舊街區,便最合適不過。
地址: 香港島上環水坑口街
太平山街
從水坑口街往上走,便到達香港開埠初期華人聚居的太平山街。短短約300公尺的街道,兩旁排列著眾多古廟,有依樓梯而建的太歲廟、水月宮、觀音堂,也有藏身在巷弄之中的福德宮,各有特色。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鐵皮下香煙裊裊的朱紅色廟宇 ── 廣福義祠。這座於1856年建成的祠,是供街坊供奉先祖的百姓祠堂,亦曾經是患病華人的收容所,並且幫助無數飄洋至此的無依華人,見證了舊時廟宇不一樣的角色。
直至今天,太平山街上幾步一座的廟宇依然香火鼎盛。有人在太歲廟拜太歲祈求順境,也有人到觀音堂「借庫」。就算您沒有拜神的習慣,也可以透過在廟宇裡從清朝流傳至今的匾額、神壇等古物,了解悠久的民間風俗。
地址: 香港島上環太平山街
香港醫學博物館
這棟以紅磚砌成的英國愛德華式建築,標誌著香港醫學發展的重要一步。19世紀末,香港爆發疫症,促使了博物館的前身 ── 細菌學檢驗所的誕生。細菌學檢驗所於1906年啟用,當時是香港第一所專為公共衛生而興建的臨床化驗所,同時亦是有系統的西方醫學漸漸成為香港人生活一部分的印記。建築物於上世紀70年代完成其化驗所的使命,於1996年活化成現在的醫學博物館。這裡更是世界上率先以中西方病理作比較的博物館之一,遊走於樹影下的典雅紅磚建築中,深入認識香港醫學的歷史吧!
地址: 香港島上環半山堅巷2號
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
文武廟
百子里公園
大館
砵典乍街
年華時裝公司